新闻资讯

预处理破碎分选

首页 > 产品展示 > 预处理破碎分选

围绕“三个坚持”做好“三绿”文章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六安样板”

日期:2023-12-08 19:49:48   来源:od体育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水环境优秀范例城市”等称号。我们主要是围绕“三个坚持”,做好“三绿”文章。

  组织领导越来越完善。先后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组,完善12个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印发《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方案》,4位副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制定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验收核查考核办法,建立领导干部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制度。

  法治保障越来越坚实。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安徽省六安市“三线一单”技术文本》和《六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逐渐完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六安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六安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生态检察官和“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法治保障不断加强。

  责任落实越来越精细。印发《六安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规定(试行)》《六安市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六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细则(试行)》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常态化深入一线明察暗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整改现场,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精耕细作“气质”跃升。2022年,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57微克/立方米降至33.1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达41.9%;空气质量优良率84.7%,提升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2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3年5月,我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榜单中排名全国第12位。建成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网络和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主城区重点污染源全方位监管。组织并且开展市城区涉气污染源动态排查,摸排管控污染源1696个。累计完成各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16544个,推进9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深度治理,“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1463个全部淘汰完成,使用了清洁能源。

  靶向治理“水质”向优。2023年上半年,22个国考断面中有21个水质优良,25个省考断面中有23个水质优良,超额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响洪甸、磨子潭等六大库区近70亿立方源头活水水质稳定提升,大别山水生态补偿指数P值连续5年小于1,累计获省政府及合肥市政府水生态补偿金10亿元。制定了15条主要河渠、湖库保护方案,确定淠河、淠东干渠、城东、西湖4个重点保护区域。大力开展中心城区(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完成13条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与岸线修复,市城区污水解决能力41.5万吨/天,城市智慧“水管家”“水当家”创新机制成效明显,受到时任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系统施策“土质”净化。完成180家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详查和156个重点建设地块调查,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实现126

  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全覆盖,完成40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11条纳入国家、省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建立化肥农药“双减”行动核心示范区104个,辐射带动示范种植50.18万亩。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结构优化升级跑得“更”快。充分的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十年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0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10%。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达325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六安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次实现我国兆瓦级氢能发电全链条技术贯通。全市装备制造、铁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筑材料、新能源产业等“5+1”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5.5%。

  绿色生态屏障筑得“更”牢。深入开展森林质量提升五大行动和生态廊道建设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35.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9%。推进淠河湿地生态修复、老淠河沿岸生态修复等湿地保护修复系列工程。制定全省首个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快速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29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组织实施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开展湿地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准不断提升。

  环境要素保障力度“更”大。生态环保领域34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30%以内。执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22个大类、50个小类建设项目实行豁免审批。严格落实22条助力稳经济措施,生态环境多要素服务保障项目及时落地。实施轻微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免罚清单制度,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企业143家。严厉打击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累计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078件,安徽绿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伪造比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比对监测报告案,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公布的第四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